聚焦澳洲华人参政:华人离政治究竟有多远(组图)
中共湖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时间:2016-06-29 00:06
中国侨网6月29日电 据澳洲新快网报道,心有多大,能力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并非是一句广告词,而是众多华人在澳洲努力的方向。2016联邦大选投票将举行,各党派以及独立的参选人的宣传活动日趋白热化。其中有工党推出的两位华裔候选人,也尤为引人瞩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华人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和社会事务,在各级的选举中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华裔候选人。
本次联邦大选,悉尼两名华人韩以文(Paul Han)和周硕(Simon Shuo Zhou)被工党推选为参议院候选人。

韩以文先后获得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学士和新南威尔士大学工学硕士,并历任澳洲驻广州总领事馆商务专员、商务领事以及澳洲联邦参议员邓森办公室政策顾问,此外还担任澳洲工党华人委员会秘书长和澳洲广东侨团联合总会理事。
周硕(Simon Shuo Zhou)同样毕业于新南威尔士大学,创业并为悉尼市中心一家集团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担任澳洲华人志愿者协会创始人兼主席。
韩以文和周硕表示,华人社区是澳洲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华人朋友在澳洲不仅在工作和事业上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而且在澳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科技创新等各领域都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在加强澳中关系,促进贸易投资方面,澳洲华人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澳洲广大华人都深为华人社区的发展和壮大而自豪。如今参选希望能够更好地传达社区诉求。
在6月22日晚的工党华媒会和6月24日的候选人见面会上,两人亮相介绍自己的政治主张,并获工党领袖薛顿、联邦影子财长鲍文(Chris Bowen)、联邦影子议会秘书Matt Thistlethwaite、新州上议员王国忠、新州工党秘书长Kaila Murnain和联邦参议员邓森等人的赞许和力撑。
各级选举华人身影活跃
从联邦、到州以及当地市议会的三级选举当中,都活跃着众多华裔候选人的身影。这些华裔候选人背景多样而富有代表性。无论是籍贯、年龄、背景、职业、抵澳时间、所持执政理念和政纲都各有不同,来自不同党派或为独立人士,可谓百花齐放。他们的出现也更为激起众多华人参政议政的热情和信心。
韩以文介绍,随着华人各方力量不断壮大,特别是一些英语和专业水平较高、融入主流社会较早的华人,不满足于事业上的成功,更为关切包括华人在内的各族裔社区的利益,希望回馈社会也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产生参政议政的主观要求。
各级选举的华裔候选人中,有来澳的第三代移民,也有新移民;既有数十年服务社区的社团老将,也有90后的年轻面孔;有充满激情首次参选的,也有不折不挠再次竞选的;既有主流党派的代表,也有少数党派的代表,还有独立人士;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东南亚国家以及澳洲本土的均有。他们关注的议题广泛,福利、医疗、教育、移民、治安、经济发展、弱势群体、多元文化等。
相对来说,在市议会层面涌现的华裔候选人并获选的人数较多,这涉及的选民人数以及华裔选民的比例,这也为华人进一步参与州及联邦的政坛打下了的基础。
参政新面孔增加百花齐放
近年来,已有多位华人在联邦大选上成为候选人,亮点之一是华人参政议政热情愈浓,而且从中国大陆移民来澳的候选人也在增加,不仅是联邦大选,在各级的选举中,也都呈现这些趋势。不仅是在参选方面,而且在社会事务和慈善方面也都越来越积极。
除了今次大选的韩以文和周硕,在2013年的联邦大选中,工党推出了华人李逸仙作为Bennelong选区众议员候选人,华人王汉铭则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角逐参议员。
早前来自中国香港和东南亚等国和地区的华人移民,许多都有英联邦教育的背景,从教育背景、语言沟通、社会文化等方面来说,对澳洲的政治、法律以及主流文化等相对来说比较熟悉。这些华人移民来澳之后,对澳洲的政治和社会制度较易适应,因其移民时间较早,也更早更深地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有相关数据显示,相似的教育背景使这些地方的移民相对来说更容易融入主流社会。
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之后,越来越多的大陆移民来到澳洲,他们逐渐成长并融入澳洲,在参政从政、社会事务和慈善、促进中澳交流等方面作出努力。除了在各级议会参选方面,在联邦、州议员办公室和华人社团,也出现越来越多华人新面孔。
而且随着澳中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将扩大和深入,也让澳洲华人在历史的新机遇面前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华人们的努力和为澳洲社会所做的贡献也得到了澳洲的认可和嘉奖。在每年澳洲国庆日和女王生两度进行的澳洲勋章颁奖上,不少华人均以其竭诚服务和卓越贡献获得殊荣,除了有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华人移民,近年来中国大陆移民也纷纷获得了这些殊荣。
来自各国和地区的华人移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各领域取得成就,也更进一步提升了华人的社会地位与政治地位。

传达社区诉求 致力多元文化
参选的华人代表们无论来自哪个党派获独立参选,他们的政纲和关注重点各有不同,但也有着共性,他们提出努力当地民众,促进澳洲更好发展的同时,也都希望能够为华人发声,促进多元文化发展,反映社区诉求。也希望通过理念和抱负去凝聚选民的认同,赢得选民的信心和支持。#p#分页标题#e#
目前,澳洲华人从政方面更多地是集中在当地各市议会,特别是聚居的大都市周边地区,在州议会层面也有华人身影,他们都是维护华人权益以及促进各族裔融合的积极力量。
韩以文表示,华裔社区对于多语言服务、法律援助、社会福利、养老服务等资源有极大的需求及更为渴望有沟通顺畅的机制。在担任政策顾问其间,他深为了解华社需求,同时议会工作的经验也让他更为了解如何更好地去为华社争取利益。他的参选口号便是“全心全意服务华人”。
对于有的人认为为华人发声是否过于狭隘,韩以文认为并不狭隘,这和服务本地民众并不矛盾;澳洲是一个多族裔的社会,推广多元文化,而华人社区同样是多元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毋庸置疑立足点是服务整个社区,但是来自华裔背景,当然也会更为关注华裔社区。
除了为华人发声,反对种族歧视促进多元化发展也是华人候选人致力的目标。李逸仙当年参选的初衷是希望以自己的参选鼓励更多亚裔的澳洲公民参与政治,因为大家都是澳洲人,都代表澳洲,这和肤色无关。华裔和其他少数族裔背景的澳洲公民是澳洲人口构成中无可取代的重要部分,因此他也一直致力于支持澳洲多元文化。无论来自哪里,无何种肤色,只要对澳洲做出承诺和贡献力量就应该被这里所接纳。
王汉铭当年参选时希望通过努力为包括华人在内的所有澳洲人创造更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呼吁华人团结起来,用手中的选票将宣传种族主义和反亚的一国党候选人韩莘挡在参议院的门外。
今年9月举行的悉尼市议会选举的候选人、华裔资深翻译和执业律师邹佳虹(Grace Zou)则希望成为亚洲社群的利益代言人,为社区民众发声,确保悉尼百姓商家的利益诉求。

参政渠道多样 华人积极发声
参政议政,对于众多华人来说,有的直接从政参与竞选和担任各级的议员,直接在议会表达和实施自己的政见。在新州议会有华人上议员王国忠,也有Jenny梁,前者来自工党,后者来自绿党。在当地市议会更是不少华人担任市长、副市长或者市议员等。除此之外,华人尝试还通过多种渠道参政议政,有的通过参与社团,有的借助自身关系影响政要或议员等,去表达自己声音传达社区诉求。
在过去数十年,华人的社会地位、参政意识慢慢发生了转变,尤其是近年来不少华人更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与政治事务。一些社团领袖表示,参政议政范围广,不仅仅只是狭义的参选和从政,还包括参与社会事务、关注社区和慈善等。
通过社团参政议政是比较常见的方式,澳洲华人社团众多,它们凝聚个体力量,向主流社会表达自己的观念。一些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华人社团,已经成为华人与政府、华人与主流社会对话和加强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比如澳华论坛,便是以维护澳洲华人权益、促进华人融入澳洲社会并提高华人参政议政意识。
社团在促进华人参政议政发挥着重要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公众基础和锻炼场所,而华人则通过为社团服务达到回馈社会的目的。
韩以文担任澳洲广东侨团联合总会理事,周硕担任澳洲华人志愿者协会创始人兼主席,邹佳虹任澳洲深圳同乡会执行会长,去年新州大选的多位华人候选人也均是华人社团的积极分子,热心社区和公益事务。
除了各级的候选人,联邦议员办公室的顾问或者助手不少也活跃在华人社团当中。他们成为华人社区和主流社会的沟通纽带。
曾经从政、或者有影响力的华人,也与主流社会或政府官员保持良好的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搭建桥梁,这也成为华人参政议政的一种资源。2013年11月,新州政府首次举行与在澳华商精英代表和知名社团领袖的圆桌会议。这一华人精英团成员在社区具有影响力,拥有专业见解、知识和人际关系,通过多个途径协助新州政府加强新州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和文化联系。
此外还有议员以及社团活跃人士,针对当前时事、社会问题定期撰写文章,通过华媒发表自己的政见。
参政渠道多样 华人积极发声
参政议政,对于众多华人来说,有的直接从政参与竞选和担任各级的议员,直接在议会表达和实施自己的政见。在新州议会有华人上议员王国忠,也有Jenny梁,前者来自工党,后者来自绿党。在当地市议会更是不少华人担任市长、副市长或者市议员等。除此之外,华人尝试还通过多种渠道参政议政,有的通过参与社团,有的借助自身关系影响政要或议员等,去表达自己声音传达社区诉求。
在过去数十年,华人的社会地位、参政意识慢慢发生了转变,尤其是近年来不少华人更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与政治事务。一些社团领袖表示,参政议政范围广,不仅仅只是狭义的参选和从政,还包括参与社会事务、关注社区和慈善等。
通过社团参政议政是比较常见的方式,澳洲华人社团众多,它们凝聚个体力量,向主流社会表达自己的观念。一些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华人社团,已经成为华人与政府、华人与主流社会对话和加强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比如澳华论坛,便是以维护澳洲华人权益、促进华人融入澳洲社会并提高华人参政议政意识。
社团在促进华人参政议政发挥着重要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公众基础和锻炼场所,而华人则通过为社团服务达到回馈社会的目的。
韩以文担任澳洲广东侨团联合总会理事,周硕担任澳洲华人志愿者协会创始人兼主席,邹佳虹任澳洲深圳同乡会执行会长,去年新州大选的多位华人候选人也均是华人社团的积极分子,热心社区和公益事务。
除了各级的候选人,联邦议员办公室的顾问或者助手不少也活跃在华人社团当中。他们成为华人社区和主流社会的沟通纽带。
曾经从政、或者有影响力的华人,也与主流社会或政府官员保持良好的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搭建桥梁,这也成为华人参政议政的一种资源。2013年11月,新州政府首次举行与在澳华商精英代表和知名社团领袖的圆桌会议。这一华人精英团成员在社区具有影响力,拥有专业见解、知识和人际关系,通过多个途径协助新州政府加强新州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和文化联系。#p#分页标题#e#
此外还有议员以及社团活跃人士,针对当前时事、社会问题定期撰写文章,通过华媒发表自己的政见。
拓展话语平台 培养新生一代
对于华人参政议政,众多华社有识之士均认为这是好事,应该大力支持,并不断致力于此,而且培养新生代,鼓励年轻人参政议政也成为共识。
韩以文认为越来越多年轻而专业人士来澳留学、移民、定居和融入,他们的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行动将会越来越强,这将是一种趋势。因为随着不断深入了解主流社会,融入以及各方能力的增强,会希望有更大的平台去表达意见。
新州华人上议员王国忠介绍,澳洲各级政府均通过全民选举产生。华人参政必须根据各种不同利益诉求来决定竞选哪一级的政府或议会。关于本地居住环境及各类服务设施等的诉求,参选市级议会则将最有效地达至这方面的诉求。而有关对社会治安、公立医院和教育等方面的诉求,各州议会及州政府将是最合适的平台。有关在移民、外交或社会保障等范畴的诉求,联邦国会及联邦政府将是最相关之地。澳洲各级政府相互独立,因此根据各种不同利益诉求决定参选相应的各级议会是重要的从政考虑因素。
韩以文也介绍,除了参选,各级议员办公室,各政党的政策委员会等都为众多有志的人提供平台。众多联邦议员和州议员的办公室也都聘请华社顾问,希望更为了解华人社区,加强沟通。此外主流政党在各地也都设有政党分支部,召开支部会议等,华人也可以通过于此多去参与和了解。
在社区方面比较达成的共识是培养年轻一代的参政议政十分重要。由澳大利亚未来领袖研习所所主办的澳洲青年领袖研习论坛从2014年创办开始已经举办了两届,创办者新州上议员王国忠表示举办这一研习论坛,旨在增强新州华人的凝聚力,以及真正致力于培养年轻一代华人,特别是鼓励更多年轻人参政议政。
本地的一些华人也会希望自己的子女去了解大选,比如做志愿者,还有很多华人父母鼓励孩子从小树立参与社会和社区公共事务,并行动起来。而澳洲高校的中国留学生,虽无投票权,但并没有置身事外,而是通过帮助宣传、加入志愿者等种种方式表示对华人参政议政的支持。一来究竟哪个政党执政的政策也和他们的留学生涯各方面息息相关,其次加入大选志愿者行列,也是他们了解民主政治的运作程序,亲身体验澳洲政治的运作过程的一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