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特色栏目>媒体关注

【新华网】通讯:一位瑞士农场主的中国情

中共湖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时间:2018-12-10 11:12

   在瑞士苏黎世北部约25公里的施泰因毛尔镇,有一位叫达尼埃尔·米勒的瑞士农场主。从2010年开始,他每年都要组织身边的亲朋好友去中国参观。现在,这位自称中国迷的瑞士人已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中国通


   近日,记者特意走访了这个农庄,在米勒的家里听他和他的朋友们讲述他们心目中的中国。此时,他也已经开始为2019年的第十次中国行制定计划了。


   大概在20年前,米勒平生第一次认识了一位中国朋友。这个机缘使他去了中国旅游,从此对中国壮丽的山川、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念念不忘,经常向身边的朋友们介绍中国。


   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身边不少瑞士人对中国的认识非常模糊,瑞士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也很不充分,于是就萌发了组织身边亲朋好友去中国参观的想法。在过去9年里,他每年金秋时节都会留出时间,带领十多名当地人沿着他自己精心设计的路线去感受中国。每次从中国回来,他都会组织一次分享会,和更多的人一起分享中国行的见闻和趣事。


   在米勒家的客厅里,摆着厚厚一摞他在中国拍摄的影集。他说,在他的带动下,他身边的中国迷越来越多,其他团员从中国回来后也都会向周围的人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中国在他所在的小镇上知名度和美誉度都迅速提高。


   每一次带团去中国,他都会强烈地感受到中国令人震撼的高速发展:许多地方的面貌日新月异,到处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因为自己农场主的身份,米勒的中国行每次都会特意安排到一些乡村访问,而他对中国最深的印象之一,就是中国政府为乡村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投入,甚至有些中国农村配备的健身器材,在苏黎世郊区的一些村庄都还没有


   米勒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印象深刻,认为这些地区很好地保留了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非常独特、非常美,也很有意思


   米勒坚持不懈地分享和行动,让更多人去了遥远而陌生的中国,看到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勤劳智慧的人民。


   米勒的朋友温克勒说,她过去对中国印象比较模糊,特别是认为中国人很严肃、不爱笑。可是,她来到中国后却惊奇地发现,她所见到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很开心,很喜欢笑。她希望再来中国旅行,因为对于中国你越是了解越觉得应该了解更多


   米勒的邻居、园林绿化师帕特里克说,他最难忘的就是三峡和西藏,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米勒的朋友、有机农业技师格茨则深入探究了在中国所见所闻,改革开放的政策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原因。而这背后最大的动力,是全体中国人对于更富足生活的追求,这一点应该得到更多的理解


   中国驻苏黎世总领事赵清华半年前赴任以后,立即成为米勒一家的新朋友。他说,民间往来是促进两国关系的播种机、助推器2017年以 来,随着国航、川航、海航相继开通苏黎世航线,如今每周往返中瑞间的航班最多时达到60多班。总领馆设立30年来,签证颁发量已经从第一年的4000多份增长到去年的24000多份。


   “在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架宽中瑞人文互通的友谊桥,持续促进开展教育、文化、体育、艺术等方面交流合作,引导更多瑞士公众关注中国、了解中国、认可中国、喜爱中国,扩大知华友华朋友圈,为中瑞关系行稳致远打下更为坚实的民意基础。赵清华说。(新华社记者 聂晓阳)

 

【新华网】通讯:一位瑞士农场主的中国情

711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