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特色栏目>媒体关注

【新华网】这些中国成就闪耀世界,引发外媒高度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时间:2019-01-28 11:01

   近两年,中国在创新领域硕果累累,不论在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国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了海内外媒体的赞誉,引发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


 一起来看看,这几个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发展奇迹吧。


 嫦娥四号着陆月背 中国航天奇迹让世界惊讶


 今年年初,从遥远的太空传回了一则喜讯——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的预选区域着陆,并传回了世界首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古老又神秘的月球背面,迎来了首个地球行者




图片为嫦娥四号着陆器监视相机C拍摄的着陆点南侧月球背面图像,巡视器将朝此方向驶向月球表面。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 供图)


 英国《卫报》刊文称,这是人类太空探索的一个里程碑。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报道说,嫦娥四号着陆并探索的这个月球背面是人类迄今为止没有真正研究过的月球区域。通过此次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中国用事实说话,证实了在航天领域的技术能力


 的确,之前全球已进行过一百多次的探月活动,但从来没有一个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进行软着陆。于人类而言,月球背面犹如一个秘境中的秘境,有许多未知等待人们探索。


 而此次嫦娥四号不仅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还通过鹊桥中继星首次实现了地球和月背间的中继通信,成为了中国航天能力快速发展的又一力证。


 俄罗斯第一频道电视台评价说,中国人将他们的技术推向了月球,使全世界感到惊讶。中国航天计划展现了另一个中国奇迹


 港珠澳大桥落成通车 成为一项革命性创举


 据拉美社报道,2018年中国一项革命性创举就是港珠澳大桥落成,这项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工程项目把香港、澳门和珠海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大缩短了往返三地的路程时间。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从设计到建设完工历时14年,它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201810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车辆行驶在港珠澳大桥上(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摄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克服了重重困难,例如说:天上有飞机,海上有轮船,夹在中间的港珠澳大桥如何才能不影响邻近机场航线的飞行安全,又能满足轮船通航的需要?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如何才能确保位于海泥环境中的钢管桩120年不损坏?


 港珠澳大桥涵盖了多项岛隧桥领域的尖端科技,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英国《卫报》把它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


 路通则财通。行车时间的大幅缩短,意味着运输、时间成本的下降,便利了区域内物流、人流乃至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称,港珠澳大桥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建设,会在粤港澳大湾区中起到支柱作用。


 死亡之海希望之地中国绿色奇迹惊艳世界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脊线以北,黄河字弯里南岸。南非新闻网站独立在线曾这样描述治理前的库布其沙漠:中国的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曾因其恶劣的环境条件以及当地居民一贫如洗的经济状况而被称为死亡之海


 而如今,经过几十年科学治理,这片死亡之海已然变成了一处希望之地。库布其成为全球防治沙漠化的典范,也成为世界观察美丽中国的窗口。




图为库布其沙漠中的七星湖沙漠生态旅游区。新华社记者 彭源摄


 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乔治·斯坦梅茨曾两次到访库布其,他由衷感叹,沙漠往往意味着恶劣的环境、贫瘠的资源和贫穷的民众,但中国的库布其沙漠不一样,这是一座绿色的、有希望的沙漠。


 美国《时代》周刊也关注到了库布其发生的巨变:人们已经种下固定流沙并防止沙丘侵占农田和村庄的特殊植物。消失的牛羊成群已经重现,第二产业也在迅猛发展,游客们正蜂拥而至。


 在惊叹库布其绿色奇迹的同时,国际社会对荒漠化治理中蕴藏的中国智慧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探寻库布其模式的成功之道。


 库布其是全球荒漠化治理的教科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教授斯夸尔评价说。在他看来,方法全面,即充分利用沙漠的各种资源和环境提供的发展机遇,这是库布其模式成功的一大秘诀。


 印度《商业标准报》评论部编辑米希尔·夏尔马则表示,库布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采用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羊的模式,极具创造力,期待未来印度的太阳能计划能够借鉴库布其的经验。


 复兴号领跑世界 开启中国高铁新时速


 说到让世界惊叹的中国成就,那肯定少不了中国的复兴号高铁。20179复兴号首次运行后,“350公里每小时这一世界列车第一时速,就登上了各国媒体的新闻版面。




   英国《每日邮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从设施设备,到高新技术,对中国的高铁进行了零距离、全方位、多角度的诠释。有网友读完后由衷感叹:是时候承认中国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了。




   美国《纽约每日新闻网》发布了一组复兴号的图集,带领读者一览复兴号的内设外置,切身感受复兴号的核心技术和在乘坐体验上所下的苦功


 《印度教徒报》的报道还注意到复兴号纯正中国血统称列车的知识产权完全属于中国


 对中国飞速发展的高铁技术,外国网友更是停不下来地赞美。美国问答社交网站上有多个围绕中国高铁的提问,比如:在中国乘坐高铁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中国的高铁到底有多发达?网友回应热烈,其中更有不少人现身说法。


 @网友Sthitapragnya:中国的高铁是非常先进的。几年前,我第一次乘坐高速列车从天津到北京。最近,我在广州、深圳和厦门之间坐了几次高铁,简直舒服到爆。我以后会尽可能多的乘坐高铁。


 @网友Adam:在中国坐高铁,可以节省时间,不用像坐飞机那样提前很久;踏脚处宽敞,腿脚随意动且不会打扰到你的邻座;看向窗外,田园风光让你感到时光飞逝,也可以随意使用4G网络或WIFI,绝不会让你的旅程感到无聊;当你意识到北美基础设施落后于中国的时候,你会觉得羞愧


 如今,中国高铁正凭借实力在世界赢得广泛声誉,我们期待高铁这张中国名片能够加快走出去步伐,也期待中国能有越来越多的科技成就闪耀在世界舞台。


 (编辑:宋家慧 文字综合:新华网、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网、中国日报网等)

 

【新华网】这些中国成就闪耀世界,引发外媒高度关注!

7118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