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特色栏目>媒体关注

【人民网】文化出海,造船也借船(解码·一带一路上的文化民企)

中共湖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时间:2019-02-18 11:02



24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阿尔巴特大街上的尚斯书店里,人们在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直播。新华社记者 白雪骐摄

俄罗斯书店里的中国书架。本报记者 吴 焰摄




   开栏的话


   开书店、办电视台、电视剧出海……在俄罗斯、德国、斯里兰卡等国家,一家家文化民企各具特色的探索收获成果。千年前的驼铃声声、舟楫相望,演变为一带一路上更多元的渠道、更鲜活的样式,见证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通,走出去的步伐融汇了时代机遇、回应了海外期待、展现了民企担当。本版今起推出解码·一带一路上的文化民企系列报道,倾听他们的出海故事。


   这个寒冬,对于俄罗斯尚斯国际出版集团(以下简称尚斯)行政总裁穆平来说,却是热浪迭起。


   20181214日,由尚斯出版的《习近平讲故事》俄文版新书发布会在其位于莫斯科的中国书店举行,原定只有三五十人参加,最后竟然来了100多人,受欢迎程度大大超出预期。与此同时,尚斯推出的中国书架在萨马拉、陶里亚蒂两地挂牌,这意味着中国书架已在俄罗斯12个城市的22家书店入驻。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多久,中国书架很有希望在俄罗斯发展出百家合作书店……”穆平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写道。


   自2018年年初,尚斯着手实施其出版新规划:与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部分本土书店合作,设置中国书架,穆平称之为树叶。而此前,尚斯在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4个国家拥有4家出版社,他称之为,后来又发展了3家实体书店连锁店以及网络书城,他称之为


   开枝散叶,枝繁叶茂!穆平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带动了中国图书的海外需求热


   “尚斯一路摸爬滚打,是中国图书出海的一个缩影。作为一家自负盈亏的海外民营出版社的负责人,穆平深尝酸甜苦辣。


   他的工作经历不少,几次中亚国家的出差,促使他成为海外出版人:逛当地书店,中国题材的书不多。2009年,穆平在俄罗斯注册了一家出版社,并特意取名为“ШAHC”,俄文里有机遇之意。不过最初的尚斯,没给他多少机会。


   出版社推出的第一本书是《快速学汉语》。首印1万本,卖得不好。组织翻译了一些在中国国内颇红的文化类、小说类图书,也只能以个位数销售。两年过去,库存积压,过去挣的钱全赔了进去。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中国成为沿线地区备受瞩目的热词,汉语热”“中国热迅速升温。中国图书在国外的需求量开始增大,国内的出版社主动上门寻求合作。尚斯抓住了这一机遇,组织翻译、代为销售了大量中国主题书,包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俄语版《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习近平讲故事》等。


   穆平介绍,这些主旋律的图书在海外很有市场。事实上,当地媒体在介绍尚斯出版物时,就常用这样的语言:中国主题,就是热点。


   经过短短数年发展,尚斯创下了数个第一:俄罗斯第一家中国书店在莫斯科营业,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创办了中亚地区首家中国书店……凭借出版种类和数量,尚斯成为俄罗斯第三大中国主题图书出版社。2017年,穆平相继获得了由俄罗斯作家协会颁发的优秀文学传播奖、俄罗斯出版商协会颁发的俄罗斯出版业杰出贡献奖,尚斯出版的图书和旗下的书店也获得了不少奖项。


   用当地易于接受的思维和话语体系,翻译、发行、推广中国图书


   在海外出版社和实体书店里,尚斯拥有一支268人的团队,穆平是唯一的中国人。


   如此极致的本土化,缘于尚斯的定位——通过纯母语思维和文化视角,实现对中国主题图书海外出版的组稿、翻译、发行、推广。


   几年前,国内一位学者带着自己被翻译成俄语的著作来到莫斯科,想通过尚斯的渠道销售。穆平先请俄罗斯同事看,看半天也没看懂,又让一位学术背景相近的资深编辑看,依然不太明白。


   不仅如此,之前一家国内出版社组织翻译专家团队,将一本中文图书译成了俄文。另一家俄罗斯出版社得到授权后,也组织了当地的翻译人才进行翻译。两个俄文版本相比,后者页数远超前者。原来,俄罗斯本土化编辑翻译团队,为该书增加了大量的背景介绍与注释,语言风格也更贴近本国读者,受到了更多俄罗斯读者的欢迎。


   这些事让穆平深刻认识到,要想让世界了解中国,需要使用当地易于接受的思维和话语体系。


   于是尚斯组建起一个强大的专业翻译团队——来自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俄罗斯外交学院、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名汉学家,以及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汉语研究所和本地大专院校的教授、汉学专家等,都加入到了翻译队伍中。


   曾经在俄罗斯最大出版社工作的斯马拉科娃·阿列克山大,被穆平三顾茅庐时很犹豫。当他得知穆平为了出版社卖了自己的房子后被感动了:你有卖房的决心,我有工作的经验,我们联手创造一个最好的!


   今天的尚斯正朝着这个目标前行,7个语种的年翻译数量远远超过5000万字;每年出版的各语种中国主题图书达300余种。过去的一年,仅俄语版就出版了150余种,让俄罗斯翻译界和许多媒体刮目相看。俄罗斯出版商协会主席康斯坦丁·车赤耶夫评价说:尚斯出版社在俄罗斯出版界取得的成就,以及尚斯书店开业以来对俄罗斯出版界和文化界的影响是一个震撼和惊奇


   书店变身文化中心,围棋讲座、书法班等活动吸引更多读者


   20167月,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口管理司的支持下,俄罗斯尚斯国际出版集团和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书店在莫斯科著名的文化街阿尔巴特大街开业。但书店最初的销售报表并不好看。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吸引读者走进书店?他们调整了经营思路。阿尔巴特大街上的这家书店,变身文化中心。围棋讲座、中国书法班、中国主题沙龙、中俄大学生交流沙龙、趣谈中国文化项目等公益文化活动,不仅激活了中国图书的忠实读者们,更培养了一批新的中国文化爱好者。粉丝的增多,也引来了流量经济。刚刚过去的2018年,销售俄文版中国主题图书12.6万册,销售中文图书2.5万册,销售码洋4168万卢布……


   在书店周年庆典上,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教授、上海合作组织原副秘书长扎哈罗夫说:这不是一个书店,我更愿意把它称为中国文化中心,在这个书店进行的有关中国文化的介绍,影响了更多读者。


   除了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接连创办出版社外,尚斯还在圣彼得堡、喀山、明斯克、阿拉木图、比什凯克、塔什干选址开店,形成中国主题图书和中国风文化用品的集散地。


   穆平说:我对中国主题图书走出去,有更多信心!

 

【人民网】文化出海,造船也借船(解码·一带一路上的文化民企)

7118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