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中共湖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 索引号:430S00/2021-06002073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2021-06-29 09:06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 2020年度中共湖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为加强和规范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19〕10号)和《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20年度部门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湘财绩〔2021〕1号)等文件规定,我办对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情况进行了绩效自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一)部门职能职责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外事和港澳工作方针、政策、法规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外事和港澳工作的决策部署,监督和指导其在全省的落实情况;起草我省有关外事和港澳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审核全省各市州和部门制定的涉外涉港澳的有关政策;审核各部门、各单位报请省委、省政府审批的外事文件。
2.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进行外事和港澳情况调研,为省委、省政府外事和港澳工作决策提供建议;制定全省外事和港澳工作发展规划;负责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协调处理全省重大涉外涉港澳事务。
3.负责组织接待来我省访问的国宾、党宾和其他重要外宾、港澳同胞;统筹安排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人的外事活动及港澳知名人士的有关事宜;指导市州和省直各部门做好外事接待及礼宾工作。
4.归口管理全省因公出国(境)工作;协助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制定省级领导出访计划,统筹安排省级领导因公出访工作;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授权范围内,审核、审批我省人员因公出国、赴港澳的有关事宜;负责颁发、管理因公护照和因公赴港澳通行证;负责全省具有因公出国(境)任务审批权单位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监督、检查全省因公出访情况;协同有关部门对违反规定、弄虚作假的因公出国(境)团组和人员进行查处 。
5.负责管理全省与外国驻华使领馆和我国驻外国使领馆的联络工作;负责管理邀请外国人来访的签证通知函电及相关事项;协调处理在湘外国机构、人员的涉外案(事)件及我省机构、公民在海外的领事保护工作;依法承担来湘采访的外国及港澳记者、外国驻湘新闻机构和常驻记者的有关管理工作,牵头协调管理社会组织参加国际非政府组织活动的工作;审核在湘举办的国际会议;协同有关部门反邪教、反恐怖等专项工作中的涉外事务;指导和参与全省涉外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协同管理外国专家及全省口岸的相关外事业务。
6.配合和协助省委外宣部门做好对外宣传和群众性外事教育工作;开展对国际形势、地区和国别政策、国际热点问题的综合研究,并向有关部门提供国际形势、对外政策及港澳事务的宣传材料和对外表态、宣传报道口径;协同审核重要涉外报道稿件和其他有关文稿;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全省涉外参观点的开辟、调整和有关管理工作。
7.归口管理全省友好城市工作,指导协调全省与外国友好城市、友好省州(县)以及其他友好单位的交往活动;指导民间对外友好交往工作,开展多边、双边国际交流。
8.统筹协调省政府各部门和市州人民政府与港澳地区的工作联系及有关业务往来;负责我省与中央驻港澳机构的联络工作;研究提出促进我省与港澳地区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合作的意见建议;依法维护在湘港澳同胞及其眷属的合法权益;对我省驻港澳机构提出的有关事宜提供意见、建议和工作协助。
9.负责对外事干部、涉外人员以及因公出国(境)团组和人员进行对外政策和外事纪律教育,负责组织外事干部及翻译人员的业务培训;协助做好我省党政干部国际形势、外事政策等教育;配合相关部门监督检查外事纪律及涉外保密制度的执行情况;承办驻外使领馆外交和工勤人员在我省的选派工作;承办全省翻译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有关工作。
10.负责邀请外国副部级及以上官员、外国驻华大使(总领事)来湘访问的相关事项。
11.承办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设置情况
中共湖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属于全额拨款的行政单位,共有8个内设机构,包括:秘书处(统筹协调处)、涉外管理与领事处、出国管理处(护照签证处)、新闻文化处、欧洲处、美洲大洋洲处、亚洲非洲处、港澳事务处,另设机关党委(人事处)。湖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以下简称“省友协”)是从事民间对外交往的全省性人民团体,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由省委外事办代管,省友协办公室是其办事机构。共有所属事业单位两个,分别是:湖南省七三一办公室和湖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出国(境)服务中心。
(三)人员编制情况
截至2020年末,部门编制数为105人,实有人数为在职94人,离休2人、退休73人。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0年度基本支出年初结余21.08万元,年初基本支出预算指标下达数2,633.25万元,年中财政追加2019年绩效奖、2020年综治奖绩效奖等人员支出329.95万元,调整后的基本支出预算数为2,984.28万元。
基本支出决算数为2,724.45万元。其中人员经费2,235.18万元、日常公用经费489.27万元。2020年基本支出结余259.83万元。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0年度项目支出年初结余501.07万元,年初预算指标下达数1,375.00万元,年中财政压减一般性支出调减289万元,追加项目资金2150.37万元,调整后的项目支出预算数为3,737.44万元。
项目支出决算数为3,203.26万元,年末结余534.18万元。结余原因主要是因疫情影响,因公出国和外事接待任务减少,空白电子护照需求量锐减。具体项目情况如下:
1.业务工作专项
业务工作专项全年预算数为3,557.44万元,决算3,031.86万元,均为日常开展的业务工作。业务工作费用主要用于重要对外交流活动、重要外宾接待及扶贫点帮困专项经费、外交部湖南全球推介活动、湖南省外事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建设、电子护照及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机关党委工青妇工作、护照通行证工本费等。
2.运行维护费用
运行维护费用全年预算数为180.00万元,决算171.40万元。主要用于维修维护费、自来水引进项目资金、外事大厅升级改造等。
三、其他资金预算支出情况
其他资金以前年度滚存结余100.09万元,年初预算数557.39万元,2020年决算实现收入518.95万元,支出决算数580.82万元。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无。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无。
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无。
七、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根据《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相关规定,在基础数据分析及处理的基础上,中共湖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97.5分,其中预算执行率得分9分、产出指标类得分50分、效益指标类得分28.5分、满意度指标得分10分。主要绩效情况如下:
(一)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全年预算数7,340.76万元,决算数6,508.51万元,预算执行率94.11%。故该指标得分为9分。
(二)产出指标绩效情况
2020年,省外事办积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服务全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服务企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全年工作主要产出指标绩效如下:
1、数量指标
(1)接待港澳交流学生人数。在严控疫情的同时,持续推动加强港澳交流。举办第二届“湘遇相知”香港传媒大学生湖南广电实习活动,组织香港大学生到湖南广播电视台实习,接待第三届澳门来湘就读新生及家长“走进湖南、认识湖南”考察团,发挥湖南传媒、高校优势,促进湘港澳青年加深了解,增进友谊。
(2)友城数量增加数。有效推动友城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我省友城更好地发挥对外交往主渠道作用。2020年新增国际友城8对,累计达到100对,“十三五”目标圆满完成。
(3)湖南国际友好交流特别代表数量。修订湖南国际友好交流特别代表制度,续聘特别代表17人,新增25人,共42人,寄发聘书及公开信。
(4)对外抗疫物资援助。全年向国际友城和意向友城、我驻外使领馆、重点交往国家(地区)、湘籍侨社团、省政协海外委员和海外顾问等,捐助医用防护口罩40余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200余万只等,全力支持国际疫情防控。
(5)妥善处理外媒来湘涉疫采访。在湖南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积极寻求国际支持,共收到13个国家的21个地方政府或部门、3个国际组织给予我省真挚的慰问和帮助,省委、省政府领导一一回信感谢,及时消除国际社会对我防疫工作的误解,积极传递国际社会对我省抗击疫情的支持和信心。加强境外记者管理与服务,妥善处理英国路透社等外媒来湘涉疫采访15批24人次,积极营造我省良好的抗疫外部环境。
综上所述,该数量指标得分为满分14分。
2、质量指标
一是规范因公出国(境)。受疫情影响,严控因公临时出国(境)任务审批,全省因公临时出国(境)总量大幅下降,实际出访235批469人次,分别同比下降92.2%和95.1%。加强国有企业因公出国管理,联合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制定印发规范省属国有企业外事工作相关规定。
二是建立涉外防疫体系。牵头成立省联防联控机制外事组、省联防联控机制驻黄花机场现场联合工作组、湖南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与对外捐助工作专班,统筹做好境外入湘人员防疫工作,开展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完善工作机制,制订疫情防控期间相关涉外工作、来湘外国人疫情防控工作、在华留学生疫情防控工作、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工作等机制,建立疫情防控信息日报、省级友城疫情信息周报、在湘留学生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指导各市州有序开展涉外疫情防控合作,切实加强涉外疫情研判和管控。
三是强化涉外案件管理。认真做好领馆管理和涉外案件处置工作,处理涉外案件51件,积极营造了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主动做好外事为民工作,处理领事保护事件33起,有效提升公民海外出行“安全感”。
四是深化对外友好交往。一方面同老挝互帮互助,加强政治互信。在我省疫情形势严峻时,老挝万象市多方筹措,向我省捐助约40万元防疫物资;当老挝出现疫情后,我省向老挝捐助防疫物资。另一方面持续推动与多米尼加、巴哈马、巴巴多斯交往。与多米尼加行政部、多米尼加驻华大使、巴巴多斯驻华大使互致信函,表达防疫慰问,向三国捐助防疫物资,增进守望相助友好情谊。
综上所述,该质量指标得分为满分20分。
3、时效指标
(1)外事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年内上线。全面上线湖南省外事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因公出国(境)管理、外国人来湘、APEC商务旅行卡等外事、领事、港澳业务“一网通办”,线上申报、线下服务、移动审批、数据共享“四个不打烊”,确保因公出国“最多跑一次”,其他业务“一次不用跑”。
(2)及时优化办证大厅设备设施。2020年度湖南省外事侨务办出国(境)服务中心完成了对三楼大厅的管网改造和内饰装修项目。办证大厅的升级改造,解决了空调年久失修漏水严重的问题。中心还以民众办事需求为导向,对大厅排号系统、服务内容公示、自助服务设备、评价器、机房内老旧设施等进行了全面提升,为办事民众提供优质服务,取得一致好评。
(3)涉外抗疫援助时效性。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我省涉外疫情防控和国际防疫合作,在疫情防控大局中较好地展示了湖南担当、外事作为。
时效指标得分为满分16分。
综上,产出指标绩效评价共计得50分。
(三)效益指标绩效情况
2020年,外事办领会把握习近平外交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对外工作决策部署,统筹湖南资源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主动融入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党的对外交往和“一带一路”建设。主要效益分析如下:
1、经济效益指标。2020年年初抗疫期间,外事办积极调动国内外,助力复工复产;2019年圆满举办第20场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开放合作的湖南愿景引发积极回应。主要效益有:
(1)积极调动国内外资源,助力复工复产。积极落实“快捷通道”政策,牵头制定境外包机来湘工作方案,有效帮助平和堂、广汽三菱、蓝思科技、圣湘生物、微智医疗等企业人员来湘复工复产;协调省建工集团、省路桥集团企业员工包机赴蒙古、格鲁吉亚复工复产,确保我省重点企业海外项目有序推进。认真落实稳外贸外资要求,整理在湘港澳资企业整体运营情况,协助解决其复工复产相关问题;分别派出联络组赴湖南建筑设计院、长沙岳麓区府后路社区,全力协助企业和基层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2)克服疫情不利因素,积极拓展收入。湖南省外事侨务办出国(境)服务中心、湖南省七三一办公室分别提供代办签证服务等涉外服务和酒店经营服务。省出国(境)中心因疫情影响,2020年非税收入80.03万元,未完成年初预算目标;省七三一办有效服务了115批次团队的会务培训等相关活动,保障了单位的正常高效运转,本年经营收入500.57万元。该指标满分4分,得分2.5分。
(3)完成举办全球推介活动,推进经贸合作。2019年,我省举办了全球推介活动,由于相关资金实际在2020年支付,因此,该项活动纳入2020年部门整体自评范畴。推介会宣介了湖南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动对接500强、对接新丝路、对接自贸区、对接大湘商、对接北上广的重要成果。湖南新定位、发展新优势,引起参会嘉宾的浓厚兴趣。京东、中粮、博世(中国)、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均表达了加大在湘投资的意愿;葡萄牙、菲律宾、墨西哥等国表示,希望尽快到访湖南,感受湖南的魅力与优势,推动湖南与本国的务实合作。
经济效益指标得分为8.5分。
2、社会效益指标。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外事办严格落实闭环管理要求,切实防范境外疫情输,维护良好稳定涉外形势,优化湖南开放发展环境;同时不断提升外事管理和服务能力,加强涉外管理服务,统筹开展民间对外交往,为湖南开放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1)切实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稳定涉外形势。扎实开展黄花机场境外来湘人员排查、管理等工作,指导14个市州接收境外入湘人员,有效避免境外输入疫情在湖南扩散。优化来湘包机工作流程,逐步建立海外包机撤侨和包机复工复产制度化、规范化、便捷化工作机制。开通国际定期航线4条,共接回海外同胞回国2934人,有效缓解海外同胞回国难问题。
(2)完成配套设施改造升级,提升便民服务水平。省出国(境)中心以民众办事需求为导向,对大厅排号系统、服务内容公示、自助服务设备、评价器、机房内老旧设施等进行了全面提升,重新整修后的大厅,为中心员工和办事群众提供一个更加整洁、舒适、便利的办公和办事环境;省七三一办继续加强对设备设施和园林绿化的维修维护,同时对各楼栋屋面进行防水维修,引进自来水,解决困扰七三一几十年的用水问题,顾客对七三一办设备设施和水质的满意度持续提高。
(3)统筹开展民间对外交往,带动开放发展。推进省友协机构改革,完善《湖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章程》。实施民间外交“三十六策”,发挥湖南特色和优势,从资源、机制、目标、内容、力量、保障等六个方面务实开展民间对外交往,促进民相亲、心相通,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组织13幅湖南民间艺术品参加全国友协“匠心筑梦—用民间艺术作品讲述脱贫故事”线上展,积极向海内外展示湖南脱贫攻坚成果。
社会效益指标得分为满分10分。
3、可持续发展指标。2020年,通过各项外事活动的进行,让湖南话题刷屏互联网,湖南全球推介活动创造了“现象级”融媒体传播的湖南样本。在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外事办积极推进外事工作领导体制和外事机构改革,切实履行党建责任,着力解决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不断完善和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可持续发展主要指标有:
(1)对外积极推介湖南,打造湖南全新形象。在积极举办各项各类大型外事活动,对外隆重推介湖南外,外事办还利用湖南的文化优势、旅游优势及产业优势等,集中邀请外国驻华大使及使领馆官员访问湖南,集中组织境外媒体到湖南深度采访报道等。通过“汉语桥”“锦绣潇湘”等文化品牌和其他途径,积极讲好湖南故事。这些对外宣介活动,正面宣传了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较好地对外宣介了湖南。
(2)加强外事合作,促进外事资源共建共享。进一步加强与各兄弟省市外办、省内高校等沟通交流和资源共享,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外事办、江西省外事办建立了外事工作交流合作机制,签署合作备忘录;与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开展战略合作,并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南大学联合编撰并出版湖南英语学习普及书籍,组织开展我省服务行业涉外人员英语培训等,进一步夯实我省开放基础,营造良好的社会开放氛围。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外事工作基础。一是切实履行党建责任,着力解决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不断完善和推进《省外事办党建与业务融合“1441”工作法》。二是坚持公平公正选人用人,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机关活力进一步增强。三是积极解决干部职工“急难愁盼”问题。虚心听取干部群众意见,营造了心齐气顺的良好氛围。
可持续发展指标得分为满分10分。
综上,效益指标绩效评价共计得28.5分。
(四)满意度指标绩效情况
为帮助海外确有困难的留学生和务工人员、重大外资项目人员、境外赴北京第一入境点临时航班人员等来湘防疫防控工作,外事办优化来湘包机工作流程,逐步建立海外包机撤侨和包机复工复产制度化、规范化、便捷化工作机制。开通国际定期航线4条,共接回海外同胞回国2934人,有效缓解海外同胞回国难问题。入境人员管理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组肯定并作经验推广
2020年外事办省级层面统筹开展六批对外捐助,向国际友城和意向友城、我驻外使领馆、重点交往国家(地区)、湘籍侨社团、省政协海外委员和海外顾问等,捐助医用防护口罩40余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200余万只等,国际防疫合作得到外交部和我驻美国、德国、挪威、土耳其、多米尼加、津巴布韦、赤道几内亚等大使馆高度肯定。
综上,满意度指标绩效评价共计得10分。
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因疫情及国际环境影响,部分外事活动无法开展,导致项目支出资金结余,在今后工作中需加强年初部门预算编制管理,根据当年工作计划细化项目预算,盘活资金,加大预算执行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九、下一步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外事办预算管理工作的需要,在下步工作中拟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要按照《预算法》、《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参考近年来的预算执行实际情况,结合年度收支计划,科学编制预算。年中适时按实际需要及时调整预算。
二是强化预算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年初没有预算安排的支出原则上不安排支出,无特殊情况不申请新增追加资金,对本年无法实施的项目资金统筹安排,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十、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一)反馈整改。我办将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督促整改。办本级及所属单位要加强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结合年度收支计划,科学编制预算,遵循预算管理办法。
(二)强化应用。我办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将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报送省财政厅,并结合评价结果,对被评价项目绩效情况、完成的程度和存在问题与建议加以综合分析,在今后年度预算编制中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
(三)公开结果。除涉密信息外,我办于2021年6月30日前在门户网站全面公开2020年度部门支出绩效自评报告,接受社会监督。